很可惜 T 。T 您现在还不是作者身份,不能自主发稿哦~
如有投稿需求,请把文章发送到邮箱customer@hrtwrk.com,一经录用会有专人和您联系
咨询如何成为春羽作者请联系:潮创云廊小羽毛
陈英华《荔枝红》
00:00/ 05:06琵琶声声,曲乐悠扬,荔枝岭南一首《荔枝红》让人仿佛置身岭南古乡,红首勾起了甜甜的发专家乡记忆。在6月26日晚举办的属于2024广东乡村歌手大赛启动仪式,来自肇庆的乡村乡村歌手陈英华,带着新作《荔枝红》返场助阵。荔枝岭南
“那一年朝霞染红了果园,红首丰收的发专荔枝啊,带来欢乐,属于也伴着心伤……”历经两个月的乡村打磨、三度易稿,《荔枝红》钩织了一个发生在荔枝园的故事。年年红果压枝,尽管有愁亦有喜,对荔农而言终归是生活璀璨的希望。这是一个时代的荔红记忆,也是岭南人扎根乡土、奋发向上的群像。
陈英华(右)献唱新作《荔枝红》。
以曲传情 听见荔枝记忆
对广东人来讲,荔枝不仅是一种水果,更是情感的载体。
暖阳温柔洒落的罗锅老街,绥江水面波光粼粼,仿佛金线穿梭,编织出一幅静谧且和谐的画卷。以歌曲《荔枝红》为纽带,作曲人陈英华与主创团队欣然会面,共叙创作的火花。
陈英华轻轻拨动手中的吉他,弹出《荔枝红》的旋律。团队成员们围坐在一起,各抒己见。从曲调的设计到歌词的意境,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打磨和调整。
《荔枝红》的韵味,是陈英华对童年那份独特而珍稀记忆的深情追溯,是大学时代深厚友情的岁月沉淀,更是他多年乡村音乐创作生涯的锤炼与激扬创作之心的结晶。
荔枝联系着陈英华的童年回忆。
陈英华记忆中的童年,家里曾种过荔枝,但那些年的霜冻总是无情地剥夺了荔枝的甜美。即便偶尔结出果实,也常因酸涩和核大而无法品尝。因此,能吃到荔枝对他来说,成了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那时,家中仅有的两颗荔枝果实,都被我们视为珍宝,小心翼翼地珍藏。”荔枝于他而言,不仅仅是果实,更是一种难以企及的珍贵。
大学时期,陈英华结识了一群来自高州、茂名的挚友。每当荔枝季节来临,他总能收到这群朋友寄来的荔枝,每一颗都承载着他们深厚的情谊。“荔枝,对我来说,早已超越了果实的意义,它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是友情的象征。”
在创作《荔枝红》之前,陈英华已走过了多年的乡村音乐之路。2000年,青年时期的陈英华就读于广东艺术师范学校和广州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毕业后曾在深圳的初中、小学、幼儿园担任了五年的音乐老师。直至2008年,他回到广宁,在县文化馆工作了十年,2018年开办了属于自己的音乐工作室。他说:“我喜欢自由,喜欢直来直往。”这是他对自己身份转变的淡然解释,也是他对音乐执着追求的最好诠释。
陈英华在首届广东乡村歌手大赛献唱《禾花更香》。
在此之前,陈英华已经创作了一系列深受大众喜爱的乡村歌曲,诸如《插田乐》那般充满田野气息的欢歌,《老表哥》那般充满俏皮乐趣的叙述,以及《返乡下》那般深情地呼唤乡愁的旋律。今年元旦,他再次以一曲饱含田园风情的《禾花更香》脱颖而出,凭借深情的演唱和真挚的情感表达,成功斩获了2023年广东乡村歌手大赛的季军殊荣。他行走在乡间的每一寸土地上,用音乐记录着生活的点滴,用歌声传递着内心的感动。
《荔枝红》正是他这种音乐精神的直接体现。在自然的音调里,他蕴藏着对岁月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在悠扬的旋律中,他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梦想的追求。
三易其稿,音符诉说创作灵感
《荔枝红》的诞生,历经了三稿的磨砺。位于广宁文化馆深处的工作室是陈英华的音乐天地。门边摆放着一架白色钢琴,散落着一些曲谱和手稿。陈英华的部分日常工作就是在这间工作室中度过的。
起初,陈英华试图将《荔枝红》创作成他擅长的民歌曲调,期望能借助广宁山歌特有的悠扬与空灵,来呈现歌词中的意境。但当他尝试邀请他人试唱时,却发现歌词中夹杂的复杂情绪之多变,与一向以方便传唱、旋律单一的广宁山歌节奏并不匹配。“似乎歌词中起伏的情绪并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他意识到这种风格并未能真正契合他心目中的《荔枝红》形象。于是,陈英华决定推倒重来。
民歌曲调是陈英华擅长的曲风。
第二版旋律的创作,陈英华更加深入地剖析了歌词,力图找到旋律与歌词之间最为贴切、自然的融合点。“荔枝满枝却无人问津的哀愁,以及荔农心中的彷徨与无助,是多么伤感。”他将这份复杂的情感编织进旋律之中,但又似乎过于沉重,像是沉甸甸的硕果压弯了荔枝树的枝头,透出一种无法言说的压抑感。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陈英华带着思考,与主创团队来了一次“碰撞”。正是这次的创作会,让陈英华更为深刻地了解了这首歌背后的故事和需要传达的情感。
陈英华坦言,这首歌的风格与自己的嗓音特点并不完全契合。“这首歌更适合年轻一些的声音来演绎,我现在的声音带有些许沧桑感,可能不是最适合的诠释者。”他解释说,如果多人合唱,他的声音可以作为一个补充,增添层次感,但若单独演唱,则可能无法完全展现歌曲原本的意境。歌词作者陈会玲则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她认为,陈英华的声音其实非常适合歌曲中需要的沧桑感,这种感觉能给人带来深沉的共鸣。
经过多番打磨,《荔枝红》诞生并在2024广东乡村歌手大赛启动仪式上首发。
在观点的碰撞之中,陈英华找准了创作的基调。他意识到,这首歌的意义并非仅限于诉说荔农曾经的艰辛岁月,更在于传递一种不畏挫折、接力改变的积极力量。
经过不断的尝试与修改,陈英华调整了旋律的节奏和音调,减弱了第二版旋律中的沉重感,使得整首曲子更加轻快,透出一股积极向上的气息。《荔枝红》第三版终于诞生。
提及创作过程,他表示曾在县文化馆内的音乐工作室、罗锅口村绥江边、木屋二楼的小阁房中,辗转于三地,正是这些地点的转换和灵感的碰撞,为《荔枝红》的创作注入活力和深度。
乡村生活场景是陈英华创作灵感来源。
荔枝人生,历经风雨依旧红
“这首歌曲必须要有典型的岭南地域特色。”在陈英华设想里,歌曲开头以笛子吹奏出带有岭南风格的旋律,融入混响,营造一种空旷感。“笛子一出来,就让人仿佛站在山头上,目光所及尽是满园荔枝,那种心情、那种意境,是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的,但却是可以用音乐表达的。”
陈英华为《荔枝红》加入笛子吹奏。
同时,陈英华并没有局限于传统的岭南音乐元素,他融入了吉他、钢琴等乐器,营造出一种既具有地域性又符合现代审美的音乐氛围。“这样既能突出广东的特色,又能让音乐更加通俗易懂,更能被大众所接受。”他解释道。
“我们只有一季,这一季叫荔枝红;我们只等一人,这一人,去了远方。”陈英华在歌曲中加入了一段朗诵,缓缓揭开故事的序幕,引出这一荔枝与命运交织的故事。
随着歌词的推进,节奏逐渐加快从初始的低沉再到融入夏日气息的轻快旋律。这不仅仅是旋律的变化,更是情感的升华——从荔枝孤独挂果的寂寥,到它成为生活新篇章的璀璨希望。
陈英华经营的乡村民宿。
“迷茫过后,你在这里面也可以看到一种希望的东西,”陈英华认为,“伤感其实是有力量的,人在伤感的时候会更多地去思考人生。”这种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也正是《荔枝红》这首歌曲想要传达给听众的。即使在困境中,也要保持希望,勇敢面对未来。这种精神力量如同荔枝的红色果实一样,鲜艳而热烈,给人以无尽的鼓舞和力量。
就像歌词中唱道:“他又爱上这红红的果实,他又接受这命运的果实”。人生的旅途纵有坎坷,只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终会迎来生活中那一抹绚烂“荔枝红”。
《荔枝红》
朗诵:
我们只有一季
这一季叫荔枝红
我们只等一人
这一人,去了远方
唱:
那一年朝霞染红了果园
丰收的荔枝啊
带来欢乐 也伴着心伤
娇贵的果实失去了颜色
父亲站在一旁
被左右的人生
是幸福的吗?
他离开的愿望那么大
他离开的步伐坚强又依恋
是秦朝吹来的夏风吧
每一片树叶都在等待
回来吧!回来吧!
是汉代飞来的鸟儿吧
每一条树枝都在歌唱
回来吧!回来吧!
在这绿绿红红的荔枝林
如今的甜蜜真的不一样
他又爱上这红红的果实
他又接受这命运的果实
为那荔枝树下的理想
为那默默泪流的别离
为那不是梦境的幸福
你看啊!
夕阳下一个人,
慢慢地走回故乡
《荔枝红》创作故事:
【指导】麦倩明 陈会玲
【撰文】邓莉娟 实习生 李元燕
【来源】南方农村报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潮创云廊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我们致力于提供一个高质量内容的交流平台。为落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的要求,为完善跟帖评论自律管理,为了保护用户创造的内容、维护开放、真实、专业的平台氛围,我们团队将依据本公约中的条款对注册用户和发布在本平台的内容进行管理。平台鼓励用户创作、发布优质内容,同时也将采取必要措施管理违法、侵权或有其他不良影响的网络信息。
一、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以下违法、不良信息或存在危害的行为进行处理。
1. 违反法律法规的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3)侮辱、滥用英烈形象,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4)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
5)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6)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
7)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
8)宣扬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
9)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
10)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名誉、隐私和其他合法权益;
11)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未成年人形象进行网络欺凌的;
12)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13)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2. 不友善:不尊重用户及其所贡献内容的信息或行为。主要表现为:
1)轻蔑:贬低、轻视他人及其劳动成果;
2)诽谤: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
3)嘲讽:以比喻、夸张、侮辱性的手法对他人或其行为进行揭露或描述,以此来激怒他人;
4)挑衅:以不友好的方式激怒他人,意图使对方对自己的言论作出回应,蓄意制造事端;
5)羞辱:贬低他人的能力、行为、生理或身份特征,让对方难堪;
6)谩骂:以不文明的语言对他人进行负面评价;
7)歧视:煽动人群歧视、地域歧视等,针对他人的民族、种族、宗教、性取向、性别、年龄、地域、生理特征等身份或者归类的攻击;
8)威胁:许诺以不良的后果来迫使他人服从自己的意志;
3. 发布垃圾广告信息:以推广曝光为目的,发布影响用户体验、扰乱本网站秩序的内容,或进行相关行为。主要表现为:
1)多次发布包含售卖产品、提供服务、宣传推广内容的垃圾广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
2)单个帐号多次发布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3)多个广告帐号互相配合发布、传播包含垃圾广告的内容;
4)多次发布包含欺骗性外链的内容,如未注明的淘宝客链接、跳转网站等,诱骗用户点击链接
5)发布大量包含推广链接、产品、品牌等内容获取搜索引擎中的不正当曝光;
6)购买或出售帐号之间虚假地互动,发布干扰网站秩序的推广内容及相关交易。
7)发布包含欺骗性的恶意营销内容,如通过伪造经历、冒充他人等方式进行恶意营销;
8)使用特殊符号、图片等方式规避垃圾广告内容审核的广告内容。
4. 色情低俗信息,主要表现为:
1)包含自己或他人性经验的细节描述或露骨的感受描述;
2)涉及色情段子、两性笑话的低俗内容;
3)配图、头图中包含庸俗或挑逗性图片的内容;
4)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
5)展现血腥、惊悚、残忍等致人身心不适;
6)炒作绯闻、丑闻、劣迹等;
7)宣扬低俗、庸俗、媚俗内容。
5. 不实信息,主要表现为:
1)可能存在事实性错误或者造谣等内容;
2)存在事实夸大、伪造虚假经历等误导他人的内容;
3)伪造身份、冒充他人,通过头像、用户名等个人信息暗示自己具有特定身份,或与特定机构或个人存在关联。
6. 传播封建迷信,主要表现为:
1)找人算命、测字、占卜、解梦、化解厄运、使用迷信方式治病;
2)求推荐算命看相大师;
3)针对具体风水等问题进行求助或咨询;
4)问自己或他人的八字、六爻、星盘、手相、面相、五行缺失,包括通过占卜方法问婚姻、前程、运势,东西宠物丢了能不能找回、取名改名等;
7. 文章标题党,主要表现为:
1)以各种夸张、猎奇、不合常理的表现手法等行为来诱导用户;
2)内容与标题之间存在严重不实或者原意扭曲;
3)使用夸张标题,内容与标题严重不符的。
8.「饭圈」乱象行为,主要表现为:
1)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
2)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造谣攻击、人肉搜索、侵犯隐私
3)鼓动「饭圈」粉丝攀比炫富、奢靡享乐等行为
4)以号召粉丝、雇用网络水军、「养号」形式刷量控评等行为
5)通过「蹭热点」、制造话题等形式干扰舆论,影响传播秩序
9. 其他危害行为或内容,主要表现为:
1)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2)不当评述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灾难的;
3)美化、粉饰侵略战争行为的;
4)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可能对网络生态造成不良影响的其他内容。
二、违规处罚
本网站通过主动发现和接受用户举报两种方式收集违规行为信息。所有有意的降低内容质量、伤害平台氛围及欺凌未成年人或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都是不能容忍的。
当一个用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依据相关用户违规情节严重程度,对帐号进行禁言 1 天、7 天、15 天直至永久禁言或封停账号的处罚。当涉及欺凌未成年人、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通过作弊手段注册、使用帐号,或者滥用多个帐号发布违规内容时,本网站将加重处罚。
三、申诉
随着平台管理经验的不断丰富,本网站出于维护本网站氛围和秩序的目的,将不断完善本公约。
如果本网站用户对本网站基于本公约规定做出的处理有异议,可以通过「建议反馈」功能向本网站进行反馈。
(规则的最终解释权归属本网站所有)
Powered by © 2010-2022 潮创云廊 辽ICP备97645398号